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配饰设计 > 相关内容 >
室内防水工程设计的一般规定
建筑室内防水工程是指覆盖在建筑房屋内的厕浴间、厨房间、泳池、水池等需做防水的工程。建筑地面是包括工业和民用建筑物底层地面(简称地面)和楼层地面(简称楼面)的总称。建筑地面防水工程其内容主要是在地面工程构造中设置防水隔离层、地面变形缝的设置、楼板板缝的处理等几个方面。建筑地面防水工程是室内防水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
   
室内防水工程设计的一般规定如下:
    1)室内防水工程设计的基本内容应包括室内防水构造的设计、室内防水层所采用的防水材料的名称、规格型号、主要技术性能要求。
    2)防水层应设置在面层下面,这样就避免r渗漏现象,改善了卫生条件,保持正常的使用功能。防水层不能设置在结构层上,否则发生渗漏,易使面层及其基层下面积聚污水,使厕浴间、厨房等产生异味甚至臭味,不仅环境卫生差,而且势必影响正常的使用功能。
    3)室内防水工程防水层的最小厚度应符合的要求。
   4)有防水要求的房间的防水层应先全部铺设,不可待一些设施(如蹲台、水池等)完工后再进行防水和蹲台下找平,防水要坡向地漏。
    5)厕浴间、厨房的楼层地面可选用高、中、低档涂料做防水层:其中高档防水涂料,如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,适合于I级建筑即旅馆、宾馆等公共建筑。中档防水涂料,如氯丁胶乳沥青涂膜防水材料,适用于Ⅱ级建筑即高级住宅工程等;低档防水涂料,如SBS橡胶改性沥青涂膜防水材料,适用于Ⅲ级建筑即一般住宅工程等。Ⅳ级建筑宜选用低档防水涂料做防水层。
    6)室内防水工程采用的防水材料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的产品标准和《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》CB 50325等现行标准的规定,以保障施工过程和使用中的人身安全和健康。

1)基层处理的要求如下:
       ①厕浴间、厨房等有水房间的防水基层必须用l:3的水泥砂浆抹找平层,要求抹平压光无空鼓,表面要坚实,不应有起砂、掉灰现象。抹找平层时,凡管道根部的周围,在200mm范围内的原标高基础上提高lOmm坡向地漏,避免管道根部积水:在地漏的周围,应做成略低于地面的洼坑,一般约低5ram。
      ②厕浴间、厨房等有水房间找平层的坡度以l%。2%为宜,凡遇到阴阳角处,要磨成半径小于10mm的小圆弧。
      ③穿过楼面或墙面的管道、套管、地漏以及卫生洁具等,必须安装牢固,收头圆滑。
      ④基层应基本干燥,方可进行涂膜防水层的施工,施工时要把基层表面的尘土杂物清扫干净。
      ⑤依房间轴线确定预留、预埋管道孑L位置、标高及排水坡向。将留、埋孔模具牢固地固定在模板上,待水泥混凝土浇筑后,终凝前进行二次校核,以消除因预留位置不准而发生再凿洞、扩孔等现象。
   
2)对有防水要求的厕浴间、厨房等,结构层设计标高必须满足排水坡度的要求,其楼面(含有地下室的底层地面)和墙裙应设置防水层(隔离层)。排水坡度应从垫层找起,其具体做法是:沿厕浴间,厨房的墙而弹出+500mm标志线,以此线为基准,按已确定的地漏标高及排水坡度,分别弹出面层、找平层、防水层(隔离层)、垫层等坡向地漏的标志线.从而形成厕浴间、厨房以地漏为最低点的地面斜平而线.以便于施工操作。
   
3)室内需要进行防水设防的区域,不应跨越变形缝、抗震缝等部位。   
   
4)铺贴墙(地)面砖宜用专用粘贴材料或符合粘贴性能要求的防水砂浆。
 
5)自身无防护功能的柔性防水层应设置保护层,保护层或饰面层应符合下列规定:
    ①地面饰面层为石材、厚质地砖时,防水层上应用不小于20mm厚l:3水泥砂浆作保护层。
    ②地面饰面为瓷砖、水泥砂浆时,防水层上应浇筑不小于30mm厚的细石混凝土作保护层。
    ③墙面防水高度高于250mm时,防水层上应采取防止饰面层起壳剥落的措施。防水高度高于1500ram时,防水层上宜用钢丝网水泥砂浆作结合层。
   
6)室内防水层的成品保护应符合以下规定:
    ①施工前做好水电、土建与防水工序的合理安排,必须先装好预留设备与管道。严禁在施工完成的厕浴间防水层上打眼凿洞。
    ②施工人员应采取措施严格保护已做完的涂膜防水层,在未做保护层以前任何人员不得进入现场,或堆积杂物,以免破坏防水层。
    ③地漏或排水口内防止杂物堵塞,施工中应防止杂物掉入,确保排水顺畅蓄水合格后,应将地漏内清理干净。
    ④对突出地面的管根、地漏、排水口、卫生沽具等处的周边防水层不得破损,部件不得变形。
    ⑤涂膜防水层施工过程中,不得污染已做好饰面的墙壁、卫生洁具、门窗等。